我校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取得新突破

发布日期:2024-08-0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人文社科部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的决定》。中国农业大学共有4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奖总量和等级创历史新高。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自1995年设立以来,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该奖每三年评审一次,本届评选共评出各项成果奖1496项(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其中,著作论文奖 1196 项,含一等奖 118 项、二等奖 513 项、三等奖 565 项;咨询服务报告奖 76 项,含一等奖7 项、二等奖 32 项、三等奖 37 项;普及读物奖 21 项;青年成果奖 203 项。

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通过系统推进、精心谋划和前期培育等,引导教师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产出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代表性优秀成果。此次获奖反映出我校社科研究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4项研究成果也展现出我校社科学者们积极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以优秀的科研成果推动理论探索与社会实践发展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获奖作品简介


成果名称:《我国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主要作者:韩一军、赵霞、廖媛红、高颖

 

作品简介:

本书以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为核心,从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生产布局、价格形成机制、流通体系、科技与装备支撑、涉粮土地与金融制度及政策体系创设7个方面切入展开系统分析,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测算了我国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粮食流通效率及科技进步与技术装备对于粮食生产效率的贡献率,探究了影响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粮食生产布局、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粮食流通等环节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推进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路径和对策建议。在当前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本书对于有效推进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名称:《基于小农户生产的扶贫实践与理论探索——以“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试验”为例》

主要作者:叶敬忠,贺聪志

 

作品简介:

基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以及对农业与农村发展、扶贫工作和市场形态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分析,本研究成果以生产和市场两个维度作为扶贫的切入点,以在河北省太行山区村庄开展的“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行动研究为例,呈现了一种新的扶贫探索,阐述了其主要特征和理论内涵,为探讨如何化解贫困治理困境、创新乡村振兴方法提供了一种思路,对中央关于扶贫工作和小农户发展的重要思想进行了实践具体化和理论深化。

 

成果名称:《贫困的终结》

主要作者:李小云

 

作品简介:

本书基于作者十年来的的微观扶贫实践,以及二十多年来参与扶贫政策过程的思考,以平实的语言讨论了贫困的根源、为何要扶贫以及如何扶贫等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呈现了从贫困的发生、持续到扶贫政策实施以及突破各类结构性约束并最终取得进展的微观政治社会文化过程。本书是李小云教授在参与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针对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政策和实践过程的思考,同时融入了对于扶贫理论以及国内外扶贫实践的反思,是促进大众对贫困以及扶贫行动的理解的重要读物。

 

成果名称:《黄淮海平原耕地资源休养生息战略及其保障机制》

主要作者:孔祥斌,靳乐山,饶静

 

作品简介:

本书以耕地资源休养生息的重点靶区和试点区——黄淮海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长期高强度的耕地集约利用带来的地下水超采等生态问题,构建了基于“自然-经济-社会”耦合的耕地功能权衡协同休耕理论框架,创新了尺度下移和尺度上移(T-B)时空定量表征宏观与微观融合的研究范式,探索了“空间标定化-过程定量化-观点情景化”的资源治理模式,对中央实现“生态、粮食和权益”三个安全协同的耕地资源休养生息战略部署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实行“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