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王军军教授课题组在胆汁酸缓解低出生重猪肠道炎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日期:2023-02-2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综合办公室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近日,《微生物组》(Microbiom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大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王军军教授课题组题为“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熊脱氧胆酸通过促进肠道M2型巨噬细胞极化缓解低出生重仔猪结肠炎症”(“Gut microbiota-derived ursodeoxycholic acid alleviates low birth weight-induced colonic inflammation by enhancing M2 macrophage polariz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胆汁酸通过调控肠道巨噬细胞分型、缓解宫内生长受限(IUGR)猪肠道损伤的分子机制。

在养猪生产中,宫内生长受限(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IUGR)猪的发生率高达20%,其导致仔猪出生重低以及继发的哺乳期高死亡率和全期低生长性能,是养猪业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IUGR导致的仔猪低出生体重(LBW)与出生后肠道炎症状态密切相关。然而,关于LBW导致肠道炎症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靶标胆汁酸代谢组和微生物组学技术、粪菌移植和巨噬细胞清除等研究手段,探究了胆汁酸(BAs)在LBW新生仔猪诱导肠道炎症中的介导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LBW和正常出生体重新生仔猪的粪便微生物组和BAs分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特别是熊脱氧胆酸(UDCA)在LBW仔猪肠道中显著降低,并伴随着与UDCA合成相关菌群的丰度降低,如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7α-HSDH)和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7β-HSDH)(这些微生物能够将肠道中的鹅脱氧胆酸CDCA转化为UDCA)。进一步将LBW新生仔猪的粪菌移植到抗生素清菌后的小鼠体内,可导致受体鼠肠道炎症增强、肠道中UDCA含量降低、7α-HSDH和7β-HSDH相关胆汁酸代谢菌的丰度降低。重要的是,口服UDCA(在LBW仔猪肠道中减少的主要胆汁酸)可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从而显著缓解LBW仔猪、LBW-FMT受体小鼠和结肠炎造模小鼠的肠道炎症。在分子机制上,UDCA是通过与BAs受体法尼醇受体(FXR)结合、抑制巨噬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减少肠道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这些发现建立了LBW仔猪肠道炎症与肠道微生态失调,尤其是胆汁酸代谢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从巨噬细胞分型调控的角度揭示了关键胆汁酸分子UDCA的作用机制,为通过靶向肠道微生物和胆汁酸代谢调控、改善LBW新生仔猪乃至新生婴儿的肠道健康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农大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和播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博士后皮宇(现工作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为论文第一作者,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王军军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张国龙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贾伟教授、美国阿肯色大学赵江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郑晓皎研究员对本论文给予了指导和帮助。本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microbiom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68-022-01458-x

供稿: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供图: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编辑:马文哲

责编:赵竹村